close

語言無心的粗糙容易讓人感到不開心,
溫柔善良的言語是生活中的芬芳劑。
我喜歡撿拾這些散落在生活中的美麗句組。
它們通常簡短但令人鼓舞,
而這種素養,有時在很小的孩子身上會有,在成熟的大人身上卻看不到。

我們明明有許多字眼,正面比反面來得貼切,
但生活中卻漸漸地失落這樣的用心。

父母親竟會用「奸詐」或「狡猾」來形容孩子的「機靈」;
而孩子也用「遜」或「笨」來形容父母親不懂而他們懂的事情。
這些反義的強調,就像在廣告中過度套用的同音字一樣,
讓人感到厭膩。

如今,在生活中如果能聽到有人好說話,心裡真是充滿感謝與希望。

不只是生命,環境與心境的美好也得靠許多人來成全。
只有回到每天的所做所言,我們才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甚麼。

(quote from「在愛裡相遇」)




我們可以觀察自己

在面對教養的過程  (就是需要處理小孩的時候)
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

聽聽自己脫口而出的話

語言其實是一種習慣
從父母身上傳承來的
從周遭朋友感染來的

對於長大成人的我們來說
語言更是一種「選擇」
因為我們應該已經有能力「決定」要保留哪些好習慣
拋下哪些壞習慣


小時候爸爸媽媽說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」
我最近的體會是:
同性質的朋友會互相吸引

當你充滿負面能量
說出的話  也容易激發身邊的人的負面能量
給你負面能量的回饋
怨東怨西
心情更加煩躁    日子還是一樣要過 


當你充滿正面能量
說出的話   也會吸引正面能量的回饋
如果聽話的人正處於負面能量狀態
either有可能被你感染正面能量
或是   他會等待自己的情緒過去  (當他還沒準備好離開負面情緒)
或是適當抒發情緒
而不是找你開始一起怨天尤人  
(因為他知道你不會怨天尤人  跟你一起怨天尤人得不到共鳴)



最後再quote一段bubu女兒申請芝加哥大學指定的散文題目  (題目很長如下)

「人們總是認為語言是一個橋樑,能夠使他們團結並藉以達成經驗、感受與思想的分享。
雖然如此,我們更感興趣的是語言如何使人不同。
從你自己使用語言的特點來談,比如說你用來與自己交談的那種聲音,
你被驚嚇時所使用的字眼,或是你那些沒有人會用、甚至沒有人瞭解的特殊詞句或肢體語言。
告訴我們你的語言如何使你與眾不同;在回答的時,你也可以檢視自己的語言韻律、節奏、口頭禪或是其他特質」




是啊
語言如何使人不同
我們是否以負責任的態度選擇我們使用的語言
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triceShih 的頭像
    PatriceShih

    派翠絲

    Patrice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