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是bubu「在愛裡相遇」一書的自序
文章一開始分享了bubu在自己餐廳遇到的吵鬧小女孩
bubu面對面與小女孩互動溝通都無法改變那場鬧劇

...........(前略  就在講小女孩作亂的情況 然後bubu上前與小女孩溝通)
我仍想抱緊她、好好跟她說話,但她靈活的身手一下子掙脫了我,往櫃檯的另一邊跑去,更大聲、更乖張地爬上了一處不應站立的燈光區。

我想起「虧欠」這個詞,所以,當我蹲下身去抱住這個孩子的時候,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發抖。我在生氣自己為什麼需要去「對付」一個小小孩?我在生氣這麼小的孩子本應人見人愛,但因為大人虧欠她一份正確的生活教育,使這一刻的餐廳中,沒有人能付出對天真孩童應有的欣賞與憐愛。

我不能不回頭去想---
我們該如何做個好大人?到底,教育孩子比較重要?還是影響父母比較重要?

記得曾經接過一通電話。來訂位的母親在電話的那一端非常客氣的問我:「我有一個一歲八個月大的孩子,不知道你們覺得這種年紀適不適合到餐廳用餐?」我回答她:「其實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。因為有些孩子雖然十八歲了,也並不適合外出用餐;但有些孩子雖然一歲八個月,卻可以成為餐廳怡人的風景。」



的確是這樣的,就在我走出廚房去勸導孩子的那個晚餐時刻,我為小女孩指出的學習對象,就是一位坐在嬰兒椅上乖乖巧巧的小弟弟。即使是嬰兒,在那種孩子的身上,你也很容易就會看到許多好大人的身影,交疊在他所煥發的平和穩定中。



「虧欠」是一個責備的詞、還是一個反省的詞?這跟我們對教養的期待與心胸的界線,ㄧ定有緊密的相關。

去年曾經有讀者寫信問我:
(讀者函內容)當我在教學的時候,常常會覺得:為什麼好好的跟妳說,講道理給你聽,你都不接受;反而是別人大聲斥責、嚴厲對你的時候,你才會收斂一下子呢?我的先生說:都是妳一開始教的時候對他們太好了,沒有來個下馬威的關係啦!

我當時寫信回答她:
我了解妳所說的狀況與心中的無力感,但是一個基礎完全偏斜的孩子要改變,真的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徹底做到的事。我們的環境、父母不正確的行為與觀念已經是一個反向的拉力,這些狀況都讓我覺得,成人虧欠孩子很多。

下馬威可以平一時之亂,因為他們就是在那種大聲喊叫的環境裡長大,所以總是在試探自己要停在哪一個高音中。連家裡的父母都常常這樣有口無心的喊,喊到沒有辦法了,來個怒吼,孩子忽然停了,於是父母得到一個結論:這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。但是這個方式無法改變一個孩子真正的行為,只會讓我們常常需要不停憤怒地再下馬威。

所以我才想跟大家一起努力,期待我們從持續供應「好大人」的言行舉止做起。

讓我們繼續為做一個好大人而努力;讓我們以熱情生活的身影,投遞美好訊息的語言,成為孩子的活榜樣。

以上引用自「在愛裡相遇」






我想我們都看過在路上潑婦罵街的媽媽
(這樣的孩子得到的訊息很可能是:當媽媽用怒吼的時候就表示她現在來真的了!當她小聲說的時候還沒關係。)
或是看過朋友/鄰居的小孩,行為舉止就像是他們的父母一樣
(這時候還敢幻想身教不會遺傳嗎)

看過一本書說:
「很遺憾的,孩子不是照我們所說的做,而是照我們所做的依樣畫葫蘆,幸或不幸的,我們就是孩子的榜樣」
這句幸或不幸很機車.....  不過也講到重點
如果我們是好大人
那就是很幸運的  ----  孩子會有好的榜樣
如果我們是放任自己情緒失控的大人
那很不幸的 --- 孩子也會完全學起來

從逞罰式的諷刺及憤怒,變成同理心和正面強化,需要充滿智慧的父母不斷的努力修正。
貼標籤的負面語言(膽小鬼 / 愛哭鬼 / 壞孩子 / 甚麼都不會),等於告訴孩子他很糟,孩子失去正面看待自己的機會。
而將這些負面標籤內化成為他的一部分

如果我們現在發現童年經驗的確在我們身上產生某些陰影
更是應該檢視正在陪伴孩子童年經歷的自己



當家長願意合理修正教養語言並重寫負面腳本(毒性教條)時
便可以給孩子看到父母解決問題的能力  及  學習溝通談判技巧的好處
這可以協助孩子了解到不爭執、避免權力衝突、學習談判也能解決問題
而不必用抓狂 憤怒來解決問題


如果這時候心裡跳出來的想法是
「少來了  就是因為我爸媽當年狂扁/怒斥責我  我才能很快學會規矩」

那可能需要想一想
是否自己還沒有勇氣承認爸媽當年對自己做的那些是錯的
童年受傷的自己還躲在當年防禦機制建造出來的假我背後 -- 認為「爸媽永遠是對的」
長大了
我們可以用長大的眼睛 重新審視過去的一切
放下爸媽永遠是對的的想法
(爸媽他們自己也是毒性教條的受害者  所以不是要批判怨恨他們)


如果我們生病吃抗生素 / 克流感
都要吃好幾次才能殺死病毒細菌
那比病毒細菌高等好多好多的孩子
他們的不當行為 我們也不應該期望用一次極端的方式就永遠解決

極端的方式或許當下有效
但是達到效果的同時   也在孩子心裡留下了一個無可抹滅的傷口
他現在年紀還小   無法確切歸類造成傷害的原因
只留下我是壞孩子/我很膽小/我很沒用(所以爸媽才會生氣  都是我的錯)的感受
以後長大了  就是一個找不到傷口的傷痛陰影
也就是我們現在在修復的原生家庭的傷

洪蘭的書中有提到
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與次數
壞習慣的抹滅也需要時間
(這部分在大腦ㄧ些神經元迴路??實驗中已經獲得證實)
洪蘭舉的例子是:當一條路一直沒有人去走 漸漸的雜草叢生  那條路就不見了

但願每個父母
都有堅韌的耐性與愛心
溫柔的陪伴孩子走過每一段教養的旅程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triceShih 的頭像
    PatriceShih

    派翠絲

    Patrice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